论坛>>>【经管校】“易”报道7月29《文汇报》专题报道我校

【经管校】“易”报道7月29《文汇报》专题报道我校

2022-08-23 13:17:18

7月29日,《文汇报》专题报道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以下是详细报道内容:

精彩画面

“全国最美中职生”的文明践行

“2018年度全国最美中职生”称号颁给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的吴鑫淼同学,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也是学校长期以来弘扬工匠精神、注重行为规范教育的结晶。

吴鑫淼是经管校应用日语中高职贯通班的毕业生。在校时,经过学校文化的熏陶浸润,通过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耳濡目染,他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每天进校见到老师主动鞠躬问好,成为遵纪守规、礼貌待人的好学生。

行为规范教育由表及里,点拨了吴鑫淼的责任意识。他关注城市发展,连续多年为金高公交文化项目——《小满集》投稿,在南汇公交举办的摄影活动中,他的作品聚焦上海郊区村村通公交的惠民发展,获得了“市民参与奖”。他参加上海市“未来杯”社会实践大赛,就上海公交未来发展提出了“打造人文公交”“建设智能公交”等建议并获二等奖。

行为规范的自觉内化,滋生了吴鑫淼的文化情结。他深受学校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加入“苏白学堂”拯救方言的队伍,研究吴语的历史、文化。他与同伴组建团队,开展方言认知调查,开设人文素养试点项目“易学堂”,成长为传承吴语文化的传统文化推广者。如今,吴鑫淼在大学日语本科就读。他表示,将来要为中日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从礼貌待人到环保达人,再到传承吴语文化的非遗传人;从校内佼佼者到服务长三角的文化传承者,再到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吴鑫淼的品德言行、独立向上彰显了当代中职生的最美人生,其成长充分展现了学校行规教育的丰富内涵和育人实效。

行为规范,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支柱”,也是学生走向成人的“标志”。

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是学校立德树人实现育人目标的题中之义,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系统工程。

屡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有方的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始终将文明作为兴校的标准线,将规范作为立人的基准线,将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作为提升办学水准的定位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行为规范,表现在外的是形象,表现在内的是素养,重在自觉、自主、自理基础上的日常养成。学校坚持文明贯穿规范,引导学生自觉内化行为,并以“三角理论”为兴建行为规范“引线”、“九步育链”为成就“升阶”,呈现了“自主催化”形成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的新常态。

“三角理论”:

铺设奠定行为规范的“强筋脉络”

行为规范,可以说是一项硬指标,但需要软实力。在经管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和学校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创建,有着厚重的思想支撑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学校在多年前,在职业教育界,率先首推人文素养在校内的全覆盖和全配置,提出《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实施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指导意见》,在知识、技能基础上,从人文素养提升入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针对中职生的实际,首提“三角理论”,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以及人文气质的现代工匠的“三角”,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以稳固文明人的构架,以稳健文明人的培养。

“三角理论”,为行为规范储备能量,提供营养,开辟新路。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编著人文素养读本24册,并开发相关教学资源;开设人文素养课程;举办“博雅人文素养节”。开展各类人文活动,包括诵读经典、沙龙、微电影大赛、歌手大赛等;开发考证软件,独创人文素养水平考证;建成人文素养体验馆,开发十门互动体验课程,打造人文素养校内实践基地,开拓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拓宽人文素养提升途径;开展国学、非遗文化、孝德文化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角理论”引领的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对行为规范的同化、活化,起到了“开拓先锋”的作用,使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知不限于制度约束,使学校对行为规范的教育不限于制度层面。

“九步育链”:

开辟形成行为规范的“全面通途”

行为规范重在常态化。学校首创“美丽转身”理念,着眼于中职学生特有的成长、成才之路,注重转变心态、转变习惯、转变方式,努力使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养成正确的人生识见、明晰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学生实现“美丽转身”、走向人生幸福提供机缘。

学校构建的行为规范“九步育链”,致力于行为规范渗透学生学校生活的全程,致力于行为规范示范引领学校提升的全局。学校积极尝试,构建行为规范“教育链”,以期实现思想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矫正。

行规教育链主要包括:新生首访→迎新教育→升旗仪式→校本军训→制度统测→示范评比→职业融合→家校联动→自主管理9个布点,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同自己的学校,并实现个人行为的矫正。学校设立行为规范示范班流动红旗,形成了行为规范教育上的竞争态势。

“九步育链”,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项项落实,点点到位,面面俱到,为行为规范形成校内气候提供了空气和温度。

同时,“三建三联”为行为规范培育助力,即军民共建、校企合建、校社联建。联系——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一学期2至3次),协调管理,联络感情;联络——确定联络人,保持信息畅通;联办——出现问题,齐抓共管。

“三级平台”:

铸就自主行为规范的“强健身心”

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思想设计,也需要磨砺建筑,更需要自觉自为。

为此,学校搭建班、系、校三级平台,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系、校学生组织及团组织吸引了大量优秀学生,他们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提升了综合素质。在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开展“三级培训”,发展学生干部。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展新生学生干部暑期培训活动;组织召开表彰大会,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爱学习、会学习、当先进在校内成为一种光荣和时尚。同时,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与服务中心,围绕“自主管理,充分发展”的主旨,在团委指导和监督下,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和服务部门包括:“和平鸽”志愿者服务中心、“啄木鸟”校园安全卫生纠察队、“小蜜蜂”勤工助学服务社等。学生自主管理与服务中心有独立工作室,建有配套制度并不断完善、定期开展中心成员培训、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促进学生从一个“被管理者”,转变为校园建设的“参与者”,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主人翁意识。

校长寄语

让行为规范成为“日用品”

行为规范,对学生和学校来说,犹如“空气”,无时不在。学生文明的行为规范养成,学校常态的行为规范示范的形成,有赖于对行为规范的正确认知。

在经管校,行为规范不是“奢侈品”,也不是“舶来品”,而是“自制品”,更视为“日用品”,意在形成思想意识、价值态度、行为习惯。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行为规范是一种纯粹的制度,是一种刚性的约束,而我们认为,行为规范建立在思想认识的基点上,建构在日常行为的判断上,需要强大的思想作为根基,需要浓郁的人文作为营养,需要内心的自觉作为引擎。

让行为规范成为“日用品”,这正是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的新常态化的集中反映,也是行为规范深入人心的主要彰显。

诚然,行为规范的“经久耐用”,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所在。

(作者为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校长、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教授沈汉达)

转自: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

https://mp.weixin.qq.com/s/6XtoGaWJDicsxjuGXQuGog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活动

1/3

话题...

返回顶部
主题管理
置顶
删除
加精华
修改
打气
屏蔽
转发
禁止回复
过户